“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历史微课程之“三国史”
2024年11月10日晚,复旦大学历史系的仇鹿鸣副教授以线上形式为同学们带来最后一次关于三国史的讲解。
本次仇教援从亡国之君刘禅讲起,刘禅十七岁即位,他对诸葛亮有着充分信任,但是在蜀国整体实力变弱的情况之下,诸葛亮也无力救国。之后仇教授又介绍了残暴的亡国之君孙皓,他昏庸残暴,奢侈腐败,在位十六年,孙吴更加衰落。孙皓是吴国的亡国之君,与其说是国君,不如说是在带着国家走向灭亡。
仇教授在课程中为同学们开阔视野,培养了同学们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观,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三国史,对其中的人物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了解历史之后仇教授开展反思,反观现在的社会情况,帮助培养了同学们的史学素养。
(仇鹿鸣副教授讲解三国史)
(文:高二8班杨木易/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卢相舒)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中文微课程之“以先秦思想凝视现实”
2024年11月10日晚,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陈特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中文微课程的最后一讲。
陈老师总结了上节课所述的老庄思想,体现出其在中国历史上深远的精神滋养。接着陈老师开始分类介绍剩下的诸子典籍。首先是墨家:墨家的命运十分奇特,在一出现及其后地位很高,后来没落,在近代才复兴。陈老师鲜明地指出,墨家主张看似“现代”,实则后退,回到超越突破以前。墨家的衰落有其必然性,在安定的社会中无法存活这种“黑社会”式的组织与思想。然后陈老师回归儒家流派,孔子之后儒家的两位思想家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具有极高的气象,富有征战精神。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社会相信性善,才能避免陷入虚无主义。荀子却否认孟子。荀子主张性恶,而孟子说的人性是人与动物区别之处,荀子的人性是人与动物一致之处,两者并不一致。性恶也不是荀子最重要的观念,荀子的出发点是“知”,由此需要学习圣人经典。最后,陈老师讲到了先秦的终结与先秦思想的收束:法家与《韩非子》。法家的三个核心概念是法、术、势,法与礼相对,强调普遍性。法家的“法”是手段,而现代的“法”是目的。在法之上的最高者是权力。法家思想的问题在于其反超越,把易朽的权力当作最高意志,并把经验世界作为本质。
至此,陈老师结束了全部授课,并对同学们寄语,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古老的思想。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陈教授的不舍,陈老师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和渊博的知识使同学们受益无穷。
(陈特老师分类介绍诸子典籍)
(文:高二12班张语涵/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卢相舒)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哲学微课程之——“古代中世纪语境中的幸福论”
2024年11月10日晚,贺腾老师开展哲学微课程“古代中世纪语境中的幸福论”的最后一期课程。
贺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前几次课程的内容。从第一期课程介绍的“幸福”的三个定义出发,同学们将几期课程介绍的内容串连在一起。同时,贺老师对“真理”等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接着,贺老师引入了一个问题:认识你自己。在基督教中,人们通过人的形象研究上帝,因此认识自己的过程即为认识上帝的过程。然而,“认识自己”隐含一个前提:我知道我不认识自己。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需要有一个“知道我不认识自己”的意识,以及渴望去认识自己的passion。根据奥古斯丁的理论,人们不去“认识自己”的原因是他们过于爱“我们之外”的世界,将自己投诸于外部。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宗教中有一个词可以说明——conversion(“转向”“归一”)。它启示人们将目光从洞穴里的世界转向洞穴外的世界。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是一个外邦人/陌生人”,意为人总是对自己作出错误评判,导致人陷入失败的羁旅中。但是,人的一生就是在失败中朝向自己归一,追求“认识自己”,而“幸福生活”的前提是“认识自己”。所以,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感谢贺腾老师在哲学微课程中带来的精彩内容!同学们荡漾在哲学的海洋,收获颇丰。
希望未来能再次聆听贺老师的讲座!
(贺腾老师对“真理”等内容进行补充)
(文:高二4班柏乐蓉/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卢相舒)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经济微课程之“公共资源的私有化保护”
2024年11月10日晚,钱浩祺副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公共资源的私有化保护。
钱教授由过度放牧的例子总结公共品、行为具有外部性,因此对公共资源有环境的外部性,生产的资源、清洁的水与空气也均有外部性。这些在供给的角度为公共品,任何人在定价下可以享用;也可以看为公共资源,而资源的使用是有竞争性的,在临界点时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外部性影响。
进一步,钱教授指出了一些有趣现象。如牛肉是大量必需的,但牛却绝对不会灭绝;大象象牙作为另一种商品,却面临灭绝。其原因即为大象为公共的,而奶牛是私人的,奶牛主会尽一切努力保护其免受偷猎、天敌。所以核心区别在于是公共资源还是私人物品。所以保护资源有2种基本思路,第一为行政保护,通过威慑手段杀鸡傲候;也可以将大象变为私人物品,个人只可捕杀自己的大象,为了获得可持续收益,这不失为一种激烈措施。故放牧也可用同样的道理解释。
钱教授分析指出,在无法精细化管理时,如大面积草地,可以将其私有化,让牧民考虑最优放牧规模,政府加以定期考察。
钱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授课,细致地分析了公共资源的分配、利用与保护,使同学们将经济学原理应用到实际中。
(钱浩祺副教授讲解公共资源的私有化保护)
(文:高二7班郑子敖/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卢相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