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复旦-上中导师制计划”系列报道(2024.12.22)

2024-12-23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系列讲座之“上海方言的历史”

2024年12月22日晚,我校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陶寰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主题讲座“上海方言的历史”。


C795

(陶寰教授开展“上海方言的历史”讲座)


首先,陶教授介绍了“中文系”,明确其下面九个二级学科以及“语言”和“文学”两种研究领域,消解了同学们对这一专业的狭隘认知。他告诉同学们,文学更多关注有才之人,特殊人群,而语言学更着眼于普通的人群,这个学科既可与艺术相融,亦可与理工科结合,助力自然语言处理,深刻地揭示在当下跨学科的重要性。


A6E9

(陶寰教授向同学们解释中文系的概念)


接着,他由上海的历史讲起。上海最早并非汉族所住,而是“越人”所居。他们以蛇为图腾,多为壮侗族,与中原的汉人习俗有很大不同。而最早“上海”两字的出现,是《宋会要辑稿》中提及的“上海务”。“由“镇”到“道台”再到“直辖市”,随着历史的推进,上海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这背后也反映出中国交通方式由陆运逐渐开放海运的方式转变。上海的人口构成也较为复杂,本地人很少,一半是江苏人(非现江苏,还包括今青浦浦,嘉定等地),四分之一是浙江人。

然后,陶教授根据人口的分布,将上海地区方言也分成了多个区域。同样溯游而望古,最早记录上海方言的是明正德七年序刊的《松江府志》,其中记载了许多现今词语的读音,或与现上海话相同,或已不再使用。近代记录中,艾约说的著作亦颇有参考价值。概而论之,上海话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从19世纪“原汁原味”的上海话,到19-20世纪之交“浦东腔”与“苏州腔”之事,再到20世纪40—70年代稳定的“上海中派”,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激变的“上海新派”。有稳定,亦有变化,回首细察,同学们才发现,自己口中的发音曾经拥有如此广阔的天地等待人们去探寻。

而后,陶教授用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测出了同学们可能的祖籍归属。他分别列出了上海城里人,上海乡下人,苏州人,宁波人,扬州人对祖父的称呼,发现五地方言均不相同。这体现了语言的多元与丰富性。

陶教授还阐释了普通话对上海话的影响。上海话的使用领域逐渐被压缩,音系发生改变,许多说法被替换,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无法避免。除此之外,宁波,苏州活对上海话也均有极大的影响。许多如今同学们以为是地道上海话的读音与用语,竟然是宁波话、苏州话体系下的,让同学们讶然而惊。

最后,陶寰教授严肃地指出:上海话和国际大都市本身,并非矛盾不可相容的两种事物。所谓国际化大都市,指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是一幅多元文化交融的图景。这多元文化中,自然也包括已经处于弱势地位的“上海话”所代表的本土文化。他警醒我们:语言是在使用中存在的,如果我们顺其自然,上海话自然会消亡。80年代,上海话仍然繁荣,可短短的40年,它便衰落如此,应当引起重视。

从这次主题讲座中,同学们了解了上海话的发展脉络与历史变化,开启了一场语言“寻根之旅”,也深刻认识到保护上海话以及本土文化的重要意义,相信他们未来在拥抱新科技的同时,也能欣赏传统文化的点点魂宝。

感谢陶寰教授!


124B0

(讲座现场)



(文:高一9班 包如意/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杨晟浩)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数学微课程之“排列、组合、数列”

2024年12月22日晚上,复旦大学的朱胜林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关于数列和排列组合的微课。本堂课生动有趣,内容详实,启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朱教授以一道高考真题开场,为同学们讲解了数列知识的考察方式。朱教授以“1到n立方和公式”为例,介绍了解决高阶等差数列部分问题的公式方法。

随后朱教授为同学们讲解“斐波那契数列”、“杨辉三角形”与“1的单位根”知识点。朱教授又为同学们介绍了“谢尔宾斯基三角形”这一分形,为同学详细介绍了Sierpinski的操作,展现了曲线逼近Sierpinski三角的变形过程(L系统),同学们从中也也体会到了数列知识的应用。

朱教授又为同学们介绍了生活中的分形图象,如 Natue上前沿数学——生物跨学科研究中对花椰菜外形的关注。

最后朱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差分数列及n阶等差数列性质,证明过程巧妙、令人赞叹。


B4ED

D27D

(朱胜林教授讲解数列的知识)




(文:高二6班 张翀宇/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杨晟浩)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物理微课程之“自然科学的预言功能”

2024年12月22日晚,盛卫东教授在工程楼二楼为同学们带来了复旦导师制计划物理方向“自然科学起源”的第6节课程。

盛教授由强调自然科学第一次让人类能预测自然现象讲起。在回顾之前所学之后,盛教授就两件最早的预测成功事件进行展开。首先是对于哈雷彗星周期的预言,在此之前,人们以为彗星是一次性现象。而哈雷敏感地发现之前3次观测记录:1531年、1601年、1682年近似为等差数列,作出了该彗星将于1758年重现的预言。

其次,两位学者由天王星非同寻常的轨道出发,经过精确计算;在天王星旁边存在另一颗行星的假设的基础上,确定了未知行星的位置,并之后在实际观测中被证实。

然后盛教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自然科学从诞生到被接受的漫长过程:分为观测现象、总结规律、建立理论、实验验证几个阶段,盛教授又提出了“为什么牛顿晚年回归宗教研究”的思考题,认为他从未脱离过宗教,因而并非“回归”。他心目中的上帝与他所创作的自然真理早已合二为一。

盛教授又总结道:宗教与科学是辩证统一关系。宗教是封闭、非自洽、无法证伪的,而科学是开放、自洽、可证伪的。他随后解释了单一神教缺席中华文明的原因,并留下“科学出现之后是否宗教就没有存在必要了?”的问题供同学们课后思考。

盛教授进一步开始介绍自然科学研究,表示证伪自然科学,要寻找其适用范围。例如,在牛顿力学体系中速度能无限变大,牛顿第二定律可用P=F描述,这在逻辑美学上更完美;而在匀速运动下,牛顿第二定律不再成立,但P=F依然成立(而质量不再恒定)。

同学们在此系列课程中完整地把握了如何确定各物理量关系、如何提出计算方法的过程,对这段自然科学史有了自己的理解。


(盛卫东教授介绍英国天文学家)



(文:高二4班 黄欣彤/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杨晟浩)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化学微课程之——“用AI为创新赋能”

2024年12月22日晚,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张丹维教授于工程楼二楼最后一次为大家带来关于有机化学的讲座。

本次讲座一开始,张教授便向同学们展示了她可以“发光”的衣服,而后便引入了柔性电池和织物显示的创新成果。通过两个介绍视频,生动形象的向同学们介绍了2024年十大化学创新成果之二,随后通过介绍包院士的表面催化的讲座,启发学生们思考新时代的化学研究中如何正确且合理的使用AI这一重要的工具。最后,张教授通过“李约瑟之谜”,鼓励同学们在各领域进行创新,让中国从“卡脖子”到“卡脑子”的难题被解决,在世界上重新引领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张丹维教授分享AI在化学科研中的运用)




(文:高二3班 顾思远/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杨晟浩)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生物微课程之——“激素”

2024年12月22日晚,朱炎教授于工程楼二楼为同学们带来了复旦导师制课程生物方向第六讲——“激素”。

激素亦称“荷尔蒙”,它对肌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1902年,“促胰液素”被发现,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动物激素。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相对于小肠中的葡萄糖浓度,对于胰岛素的影响小。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腺体的叫做外分泌腺激素;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叫内分泌腺激素。头部的内分泌腺有下丘脑、甲状腺、松果腺、与垂体腺,它们与精神压力直接相关。例如,遭到巨大打击引起一夜白头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最上层分泌腺引起的。合适的节律会使身体健康更佳。广告语“送礼就送脑白金”中,脑白金的有效成分就是褪黑素。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中叶、后叶,它分泌多种激素。甲状腺与生长和发育,新陈代谢有关。胰腺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与糖代谢密切相关。人体中已知唯一的降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朱教授告诉同学们不要频繁地进食,这可能使得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胰岛素抵抗。激素是人体的第一信使,能控制代谢的多个方面。激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脂溶性激素可以跨膜传递,水溶性则不行。

激素起到的信使作用有相对特异性。类固醇激素在人体内浓度非常之低。激素具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且其间有相互作用(整合性)。激素与激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作用或者拮抗作用,从而能够维持生物体内基本功能的相对稳定。糖尿病患者往往非常瘦,其体内无法消耗葡萄糖。胰岛素会让人长胖。老人和孩子尤其不能空腹大量吃荔枝,未成熟的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和它对代谢产物,会阻断获取葡萄糖的途径。

感谢朱炎教授带来的生物微课,通过这一堂生物微课,同学们对激素这一物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朱炎教授讲授头部内分泌腺)




(文:高二10班 程宁凝/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杨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