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系列讲座——“一个MD的PhD之路”
2023年4月2日晚,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洪佳旭教授于逸夫楼化学阶梯教室为上中25届学子带来题为“一个MD的PhD之路”的复导讲座。
洪佳旭教授为同学们简单讲述了他的求学经历,于复旦大学直升硕博,于2015至2017年顺利作为眼科博士后进入Harvard医学院,并从事干眼(DED)相关工作,于2021年成为博导。教授在为同学们科普干眼的防治方法之余,也分享了他青年求学时期的成长经历。从大一的自由悠闲,到大二接触医学,开始沉心于学业;再到大三急转向,进入学生会,以优异成绩一路顺遂晋升的事业背后,是洪教授矢志不渝的坚守与热爱,教授鼓励同学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同学们追随教授的步伐,向自己的青春理想进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洪佳旭教授讲述求学经历)

(学生认真听讲)
(文:高一(8)班 杨若琳/图:朱旭倩/编辑:胡晨)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化学微课程——元素化学绪论
本节课继续了对于元素化学的教授。本节课以氮族、碳族元素相关知识为主。氮族元素有N,P,As,Sb,Bi,其化合价较多,易发生歧化反应。在工业上固氮采用合成氨的方式,这是工业上极重要的一环。氨气分子极性强,配位能力强,易给出孤对电子;极易溶于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N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一氧化二氮具有代表性,称作笑气,有轻微麻醉作用。由浓盐酸与浓硝酸按3:1体积比可配制一种腐蚀性极强的酸,称作王水。As是重要半导体,Sb与Bi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C,Si,Ge,Sn,Pb是碳族元素。C是重要的生命构成元素,其有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碳60,石墨烯等等。C多显+4价,是有机分子的骨架。Si极活泼,自然界中无Si单质。
以上便是本次复导的主要内容。


(唐云教授提及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文:高二(1)班 房新宇/图:朱旭倩/编辑:胡晨)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生物微课程——人体信息传递的“第一信使”
2023年4月2日晚18:00,复旦大学朱炎教授为同学们讲授了最后一节复旦导师计划生物微课。朱教授以等级考为着眼点,围绕生物化学展开授课。今天的主题是激素。
激素又称荷尔蒙,是第一信使,控制代谢等各方面调节,对机体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起重要的作用。激素在18世纪前被找到,1902年,Starling和Baysiss提出了激素的概念。激素的分泌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主要的腺体有松果腺,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
松果体主要分泌褪黑素,有助于调节睡眠,是脑白金的主要成分。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起到刺激垂体的作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与之相关的疾病有甲亢和甲减。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可以使人高度亢奋,当人遇到突发情况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胰腺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它可以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抑制,与糖代谢密切相关。性腺主要分泌性激素,不论男女,即体内都有雄激素和雌激素,脂肪也可以分泌雌激素,所以女性的体脂率一般会比男性更高。
激素主要分为含氮类激素、固醇类激素、脂肪酸衍生物三大类。其中含氮类激素还分成肽类激素和氨基酸类激素。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但它只作为信息而不能提供能量,且只针对靶细胞作用,所以一般人吃下植物的话,不会被植物的激素影响。激素有相对特异性,它在体内的浓度较低但效果显著,激素之间有相互作用,分为协同或拮抗。
这节课让同学们对于激素的化学性质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课内学习很有帮助,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生活冷知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朱炎教授介绍激素的分类)
(文:高二(10)班 朱逸琪/图:朱旭倩/编辑:胡晨)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数学微课程——求数据函数关系
在寻找一个未知函数过程中,需要生成和排除许多错误的关系,因此同学们需要教会机器去更加“聪明”地计算。即快速确定参数的大小来确认y=F(x)的关系(误差足够小)。本次讲座教授以此为引入来讨论计算机处理函数关系的方法。利用求导公式,让计算机去寻找函数变化速度的大小,这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原理。当中老师还讲解了牛顿-拉弗森公式来深入讨论如何逼近正确答案。“同学们不是要计算x变化给L带来了多少变化,而是要看L变化需要x变化多少”这样一句成为转折点的理论同样给同学们带来了启发。
那么为什么要假设其他变量都不变的情况下去求一个变量的变化呢?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求偏导来逼近正确答案,另一方面是迫于无奈计算机仅有处理一个变量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授给出了数个基本函数的图像来更为清晰明了地向同学们讲解这些理论究竟如何应用于实际。有了一个相对正确的基本函数的组合和聪明的调整权重方法(即求导),同学们就可以不断靠近想要得到的结果。最后老师还给同学们用应用软件运行了一次具体求函数关系的演示,生动而精准的结果令大家十分惊叹。结束时所有同学对老师的精彩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


(张诚教授讲解牛顿-拉弗森公式)
(文:高二(10)班 李哲轩/图:朱旭倩/编辑:胡晨)
“上中-复旦导师制计划”物理微课程——自然科学起源的探讨
2023年4月2日,盛卫东教授为学生们带来了复导计划物理方向的第六次课。
首先,盛教授回顾了前几节课的内容,比如李约瑟之问以及从宗教向科学的信仰的过渡。盛教授介绍了理性学派对于教会的上帝概念的批判。牛顿在晚年又回归宗教研究,盛教授指出牛顿已将宗教的上帝与科学真理合二为一了,而宗教与科学是处于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宗教是封闭的,非自洽的,无法证伪的;科学是开放的,自洽的,可以被证伪的。接着,盛教授讲解了物理定律如何应用于实际之中。盛教授介绍了动量,以及在机枪发射子弹所产生的后座力,和火箭燃料的推力。
本次课回顾了之前所讲解的有关自然科学起源的问题,并介绍了一些物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盛卫东教授介绍动量的概念)
(文:高二(9)班 袁昌昊/图:朱旭倩/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