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洪流中思索与交流
同学们,早上好!
寒假结束,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这个寒假中,让我们最触动的是什么?可能是一次久违了的旅行,可能是一场让人震撼的电影,《满江红》或者《流浪地球2》,也可能是最近热议的,冯校长昨天提到的chatGPT。每一个人的答案可能不一样,然而恐怕都涉及一个问题: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如何应对未来的发展与挑战?
chatGPT的横空出世,给整个社会以巨大的冲击。作为一款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似乎无所不能,它能聊天、做题、写论文、做文案、编代码等等,虽然试过的人也发现,它跟你的聊天很多时候是一本正经的瞎扯,它做“鸡兔同笼”问题时竟然解错了二元一次方程,它写的文案文不对题,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然而几乎所有行业、所有人都会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真的到来了,现在的chatGPT也许还不够严谨、完美,还处于竞争阶段,那么5年之后呢,10年之后呢。要知道,在这个领域,5年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5年足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几乎所有行业的人都在思考本行业的未来发展。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我们肯定会思考,人工智能对学习产生的影响,学习领域会产生怎样的变革。
我们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既然人工智能在信息的搜集、整合、交互上有如此强大的能力,我们人类学习的意义在哪里?我以为,我们的学习,一方面是继承已有的文明与文化,帮助我们个体处理生活、生命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打破已有的思维范式,发展新的文明,帮助我们解决人类面对的或者将要面对的困境。据我粗浅的观察,后者可能正是人工智能的短板,而是我们人类学习的优势,也是学习的最大意义。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学习,不仅要积累知识,更要锻炼自己的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因而,洋洋自得于自己获得了多少知识,自己做出了多少习题,这是很浅薄的;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积累、习题的解决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提出了那些新的思路,总而言之,我们要在更深层面理解学习的意义。从这个角度再来反观,上中近年来为什么要建造那么多的创新实验室,为什么要跟复旦、交大等高等院校联合设立各种培养计划,无非是要打造各种平台,让同学们形成面对未来真正需要的能力。
那么,第二个问题也来了,传统的经典的知识学习还需要吗?人工智能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是的,不过那是丰富了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我们不能因为途径丰富了,便利了,反而放下了目标的追求。更何况,探究和创新精神的习得,并不是无所依凭的,一定是在学习已有知识、继承已有文明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不可能有新的知识、观念、思维的产生,因为离开了“旧”,就没有了“新”的基础与前提,也就无所谓有“新”。因而,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打好科学文化的基础,积累充足的知识,又是一切进步、创新的前提。
当然,这样的问题还很多,同学们尽可以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思考、与身边的同学充分交流。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迎来了大好的自然春光,迎来了让人憧憬的科技春天,让我们在美妙的春景里,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思索、交流。谢谢大家!

(樊新强副书记讲话)

(出旗)

(升旗仪式现场)
(文:上海中学党委副书记 樊新强\图:钱淳寅\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