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革命时期的群众动员与启蒙——记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党课

2023-02-11

2022年12月22日,龙门学子在线上举行了本学期的第三次党课。主讲人王楠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了革命时期的群众动员与启蒙这一主题。

首先,王老师抛出两个概念——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内容是要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对于群众工作的正确认识孕育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其实,在当时红军是否要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在党和红军工作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在当时认识并不一致。而这又直接涉及红军的性质、军事和政治的关系,以及红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等诸多重要问题。而毛泽东同志正是在说明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和阐发了党的群众观点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重要的论断:红军与白军的不同,正在于“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红军主要任务是做群众工作,打仗与做群众工作是一与十之比的。”同学们虽惊叹于这一比例,但在王老师的讲述下,借此深刻认识到群众工作对于红军开展其他工作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红军对“更广大的人民在农村”的认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共的带领下,坚持走过艰难曲折,但最终通往胜利的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既是因为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导,又是因为群众源源不断地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王老师通过《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记录分析中国共产党群众教育的方法,引用达格芬·嘉图《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一1945)》中的论述来解释群众教育的意义。

之后,王老师讲述了土改期间的民众动员——“诉苦”。土改工作队员通过启发、诱导、讨论、拉家常,促使农民诉苦。以“诉苦”的方式,让群众认识到自己贫穷的根源在于受剥削,启发群众“翻心”。同学们纷纷认同通过动员来使农民“翻心”能彻底地让农民“翻身”的观点,也明白了思想对于人行为的引领、导向作用。

最后,王老师以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关于群众工作以及党与群众关系的发言作结。在王楠老师的讲述中,上中学子了解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通过回溯历史,了解了群众工作对我们党的重要意义。至此,本次党课圆满结束。



(图文:沈亦凡/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