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至11月5日,上海中学全体高二学生赴青浦东方绿舟开展“一程一粟——生存训练·学农研学”社会实践活动。




革命传承 生存训练
11月1日下午,参观国家安全教育馆后,学生开始准备晚餐和搭帐篷。


采购组精打细算、悉心搭配;炊事组铁铲翻飞,班中“大厨”纷纷一显身手。
军宿组带领同学们搭建行军帐篷,借集体智慧把问题逐一化解。
两个多小时的忙碌后,营地上立起顶顶绿色军帐,空气中飘散阵阵诱人饭香。夕阳掩映下,同学们尽情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把眼前的一切收入记忆珍藏。
炊事组




搭帐篷




夜幕低垂,开营仪式隆重举行。校德育处轮岗主任刘育琦老师、东方绿舟国际交流与教育研发部蔡淑琴部长、学生代表分别致辞。学生们以深情的诗歌朗诵,展现出蓬勃向上、砥砺前行的青年意志。全体学生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抒发对祖国的拳拳热爱。最后,东方绿舟教官向各连授旗。



夜间,随着一声哨响划破寂静,5公里拉练拉开序幕。

次日上午,同学们前往公共安全实训馆,聆听安全知识讲解后,通过场景模拟,融理论于实践,学习了AED急救,以及火灾、电梯事故等场景下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



红色研学 课题探究
11月1日晚,陈云纪念馆房中博士结合馆藏文物和文献史料,为同学们生动讲述了陈云同志的生平故事,号召大家向陈云同志学习,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11月2日下午,结合青浦当地资源,学校分地理、生物、历史、政治四个学科方向,共设置10条研学线路,分组进行课题考察。
地理组赴九丰农博园、西虹桥北斗产业园、莲湖村开展课题调研。
生物赴章堰科技农业园、九丰农博园、莲湖村开展生态农业调研。
历史组聆听青浦博物馆王辉馆长讲座,追寻上海历史根脉;赴张马村开展口述史研究,听老书记讲述美丽乡村的发展之路。
政治组赴林家村、张马村、章堰老街考察乡村振兴的建设与发展。


各学科合影



当日晚间,王开尔老师做《社会考察报告撰写方法》专题讲座。随后,各科教师分方向指导课题,或是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或是启发学生提炼问题,厘清思路;学生分组讨论课题,交流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得。

绿色学农 乡土实践
11月3日至11月4日,同学们分批前往薛间村与东方绿舟野花田进行劳动体验。
正值金秋时节,同学们在村民的指导下,割下稻子、捆扎、搬运,并抽打脱谷。将稻穗变成谷粒的过程不乏艰辛,但难掩收获的喜悦。
野花田里,同学们精心挑选心怡的插花材料,以一支青翠竹筒为舞台,尽情发挥艺术想象力。
11月3日上午,校长冯志刚、党委副书记樊新强等校领导看望学农师生,并同大家一起参与劳动,体验古法脱谷。




采访冯志刚校长:
Q:冯校长您好,您如何看待学农与红色研学的结合呢?
A:学农和红色研学的结合,可以让同学们可以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机会接触平常生活中没有机会体验的事物,了解更多的社会风情,到农田里亲身体验学习,而不是仅仅从书本上学习知识。

采访张泽红书记:
Q:2024届的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给您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A:我其实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有两个词:“懂得”和“值得”。在整个的研学活动当中,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走出象牙塔,能够去看看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怎么样的。许多同学的过程中展现了自己的韧劲,让人肃然起敬。

稻田间




野花地




11月3日晚,刘峰老师、肖书生老师分别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角度为同学们做学农讲座。

每日傍晚举行的拔河比赛,加油声此起彼伏,沸腾全场。


学农期间的精彩点滴被新闻组同学尽收眼底、悉心记录。宣传组同学用独具匠心的板报定格美好瞬间。




11月4日晚,唱响红歌比赛中,时代的华章在激昂的旋律中飘扬。学农期间过生日的小寿星们,也收到了来自父母的视频祝福,班主任老师送上生日蛋糕和贺卡。这动人的一课,让大家深切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力量。


在张泽红书记和校德育处组织下,每日晚间,各班班主任和跟班老师开会交流,分享典型事例,总结当日表现。各班每晚亦会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当日感想、评点表现,增强班级凝聚力。


11月5日上午的结营式上,学生代表发表活动感悟,2024届年级组长王栩晨老师、东方绿舟党总支杨昕书记高度评价同学们的表现,并对学农标兵、积极分子进行表彰,颁发总分前三名及各班特色奖项,以示肯定与鼓励。




行一程,问一粟,思一得,成一人。作为祖国的新时代青年,上中学子胸怀理想,勇于担当,立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挥洒青春、书写未来!


(撰稿:蔡亦昕\摄影:胡晨、杨嘉伟、何津焘\编辑:胡晨、陆欣怡(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