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让我们一起共话成长》体育教研组主题交流活动举行

2022-11-18

2022年111日,《让我们一起共话成长》主题交流活动在上海中学艺术体操房如期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老师有:上海中学体育教研组陆辉、庄伟杰、钱文莲、俞洁、周艳萍五位骨干教师,上海中学八位0-6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上汇实验学校的三位青年教师以及华师大上中实习基地的六位实习老师。

此次交流活动旨在通过回顾骨干教师们各自的职业发展历程以及一路走来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双向分享和问答中,青年教师提出目前自己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明晰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活动现场)


周艳萍老师做为第一位发言者,将十年的经历浓缩成她的主题——“成长是美丽的痛”。回首过去,有上公开课时的焦虑与不安;有准备双语啦啦操课时,动作和口语的双重挑战;还有说课比赛现场大脑放空,发挥失常......每当感到力不从心,想要放弃时,是团队的支撑和帮助,让自己能够重新调节振作起来。在备战上海市中青年体育教师技能大赛的整个过程中,团队老师从赛前模拟时,就与周老师一起交流经验,增加底气;到比赛时全程陪同,放松缓解比赛压力;晚上一同熬夜,为第二天比赛做最后冲刺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周老师在比赛中斩获一等奖第一名的佳绩并同年获评上海市十佳青年体育教师的称号。

她告诉青年教师,作为一名上中人,应该对学校充满敬畏,对工作满怀热情。当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成绩还远没有达到高标准时,就必须努力地去吸收,去执行,即使这样会暴露很多问题,但每次只要沉下心,多主动思考,多总结经验,多向前辈们讨教学习,那么当好的平台出现在你面前时,积累的越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会越大。

第二位发言的是俞洁老师。他将自己的十五年职教生涯分为新手期、成长期以及胜任期三个阶段。在刚入职的几年中,自己的带教师傅带给他很多的宝贵经验:上课前没有教案就不能上课;广播操示范动作不到位,宁可自己上阵不“误人子弟”;上完一节课,没有好的课后小结,就没有进步的空间......自己作为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跟上发展的节奏。在成长期阶段,秉持着上中教师一专多能的特色,在课余时间,学习足球、网球、体操等非专项项目,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打磨自己的心性,期望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适应团队。

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上海市四年一届的中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评比大奖赛的开课经历无疑是记忆最深的。回顾开课过程,身体上的疲惫已不算什么,项目难度和备课强度可谓前所未有。俞老师在分享过程中不禁感慨:“遇良师、择佳友,学一世,回首有爱相伴,前行有梦盏灯”,很感谢一路上能有教研组这一强大团队的支撑,为他公开课的准备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更让他在今后的教学和育人工作中得到全新的启发和感悟。

随后,陆辉老师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过程。在他早期的履历中,除日常体育教学之外,还兼任了六年学校团委的工作。在他上任初期即遇到学校主办全市中学生主持人大赛,带队参加市创意设计竞赛以及全国“未来杯”等这些体育之外大型活动的工作。由于先前没有类似的经历,他一开始也有过紧张、迷茫,存有畏难的情绪,但通过寻求校内校外的资源、指导和帮助,通过一步一步筹备、完善,最终顺利完成组织交付的各项任务。这些看似是挑战,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非常难得的磨炼机遇,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当然,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拿了一个个奖项荣誉之时,自己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滑铁卢”。事后,也会有想不通的时候,但既然已经发生,不如换个角度,接受挫折,坦然面对问题,弥补自己的缺点。唯有勤恳、扎实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才不会让下个机遇从身边溜走。

在任职体育教研组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也时常会陷入“怕事情做不好,想赢怕输”的困境。陆老师笑着和在场的青年教师分享,有时候压力会很大,会睡不着觉。但在不断学习和总结之后,觉得作为一名上中体育人,应该有“想成事,能成事,做成事”的决心。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提高做事效率,不服输也不怕输,这样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能坦然接受,继续迎接下一个新的挑战。


(老师们进行交流分享)


年轻教师们仔细聆听分享,并在每位老师分享之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如“如何在工作中缓解焦虑?”“对待工作,是躺平还是内卷?”“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人?”“如何看待公开课和家常课”“说课和模拟上课的区别”等等。庄伟杰、钱文莲老师以及三位分享老师都从自身角度出发,认真详细地进行了解答,在不知不觉中活动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最后,陆老师总结时说到,所有成功的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这些事情的背后是什么?是经历过后有没有成熟的蜕变。教师们都应当把教学工作当作一生的事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未来,当机遇在你面前时,自己能否把握?当挫折和荣誉发生时,自己是否可以调整好心态,归零以后再出发?今天的交流活动只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中刚刚开启序章,未来每位老师的这本“教育之书”应由大家来用心书写。


(老师们进行交流分享)


会后老师们都对这次形式新颖、内容实用的交流活动感触颇深,也对自己能否延续好龙门体育精神,顺利完成新老传承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方向,纷纷表示应向优秀骨干教师看齐,找出现阶段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新时代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添砖加瓦,更好地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提升青年一代学生的身体素质,构建高质量的“五育并举”育人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孙敏睿、陈桥飞\图:体育组\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