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守自然青骨,凝人心清骨——传媒节「青骨凝绿」艺术创想活动作品展示

2022-10-11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同学们常常疲于奔忙四方而忽略了身边的一花一叶,忽略了大自然中蕴藏的无限力量。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却容易忽视自然万物上亿年的历史。造化钟神秀,同学们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再创作,塑造环保意识。大自然的「青骨」必须由人守护,同学们内心的「清骨」也绝对不能丢失。


学生优秀作品


一束枝

来自:2404

具体参与制作:陈钰炜,叶欣瑶,邬乐凡

灵感提供:沈欣然,程知韵

树枝提供:张嘉瑞

灵感来源:

小丫捡了树枝闲置在教室门口,秉持着物尽其用的想法,我对树枝进行了艺术装饰。用随机主义的视角来看,我们只需要在树枝旁边签名它就变成了艺术品。它在没签名之前也是这根树枝,所以我认为它不管是长在树上还是埋在土里都可以被人们欣赏——我们需要感知生命感知美的眼睛,不是吗?

关于树枝上捆绑的绳子,灵感来源于我们制作时某位同学的评论。她认为可以将其做成一个投石器,投石器的原始社会气息与作品古朴的风味不谋而合;在此基础上的报纸花,也可以被视作「化干戈为玉帛」的象征,我们希望世界和平,希望投石器投出绚烂的生命之花。

制作:

在制作这一作品的过程中,瑶将报纸花的元素融入了树枝,使其带有一种古朴的美感。值得一提的是,报纸花粘的不是很牢固,所以一直在凋谢。而为了使作品长存于世我们人工地禁锢它与树枝之上——这使得作品变得刻意,使得报纸在百般蹂躏后还要忍受掉落、黏上、再掉落的循环。陈钰炜希望欣赏该作品的诸位可以看到报纸花的凋零的过程,而不是把它安装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正确的生命循环应当是将报纸和树枝进行垃圾分类并放置于可回收垃圾桶中。

树枝的底座,是用薯片盒子做的,如果报纸包裹得到位应该不会被一些小生灵蚕食。

美并非一定要是具象的。本人在创作之初毫无头绪,没想到在教室里的这般「行为艺术」引来了诸多同学的帮助和建议。在此感谢叶欣瑶,邬乐凡,沈欣然,张嘉瑞等同学的支持,也非常感激被此作品吸引驻足而观的同学、老师。



未来的钢琴师

来自:2402

创作者:张力飒

本作品使用的材料有空笔芯、空笔杆、用完的修正带与点点胶、磨损的尺、废旧的塑料装订夹、瓶盖和玻璃胶。

由于是用较硬的环保材料制成的作品,材料的尺寸与配色不便于调整,出于美观考虑,我在创作中将钢琴的构造进行了一些修改与重构,会与实际有所出入,相比形似,更注重神似。底部的滚轮是设计的巧思,拨开点点胶的保护盖后能够构成可移动的结构。

「纵使一无所有,我不会停止演奏。世间所有的黑白钢琴都无法将我同化。」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钢琴师。我们不必拘泥于黑白世界,浪漫的彩色有时反而弥足珍贵。



云南象夜徙

来自:2512

创作者:杨昀玥

云南大象三两成群,在繁星满天的夜色下迁徙。在去年的云南象北迁中,象群一路走,人类一路守护。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大象与背景环境,代表着人类用环保为这些可爱的生灵创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一汪碧绿的林海,也承载着对于「象」往的青山绿水的生活的期盼。



麦田与秋叶

来自:2507

创作者:向抒蓠 孙清 王紫菡 张婷文 顾佳卿 时敏萱

金秋送爽,我们在九月这个金色的季节里拾起落叶。万物无声,但在抚摸叶脉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叹息。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梵高的《麦田与收割者》。正值收获的季节,我们将落叶,树枝和纽扣等琐碎的事物拼凑在一起,想表达一种秋天独有的宁静和丰收季节的喜悦。

与同学一起收集材料的下午,所见的是夕日暖阳的光景;一起齐心协力完成的作品,融入的是午后的欢声笑语和树叶间隙露出的落日,是层层缠绕进树枝之间的灯光。

我们不忘,愿如耕作者一般努力,种下自己的麦田,然后在秋天收获。




其它优秀作品


(星月夜2502)

(龙门楼2401)

(线纺少女2409)

(选择2407)

(风起云涌2504)

(繁花织梦2405)

(地球不开心2410)

(惬意午后2503)



结语


风奏起变奏曲

星释放无限光彩

仰望星空的同时

也不要忽略身边的一草一木

那是

生命的痕迹

生活的舞蹈





(供稿:团委宣传部——2404陈钰炜、2402张力飒、2512杨昀玥、2507向抒蓠\编辑:林达斐、陆安琪、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