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超越自我的绽放。
2月20日,为期大约两周的冬奥会落下了帷幕。在这期间,许多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用自己的实力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然而我们不要忘记,在聚光灯之外,还有这更多的生命正在默默地盛放。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精神超越了简单的功利本身,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奥运会真正地为国际之间的和平和人类的未来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而这也是奥运会不仅仅向健全人们敞开大门,同样也向社会一隅的残疾人们提供了一个舞台向世界宣告他们的存在的原因。
3月4日,冬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本次开幕式的核心主题被定为了“生命的绽放”。开幕式的导演沈晨说:“浪漫、温情、灿烂,是冬残奥会开幕式的美学思想。”本次残奥会开幕式却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恣意驰骋的思想,五彩斑斓的内心梦幻世界,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同样拥有和我们一样晶莹的,不屈的心灵。
47位盲人孩子吹响了冬残奥会的会歌,嘹亮的小号声响彻鸟巢上空,也同样越过电波穿透中华大地的茫茫夜色飘荡到了各家各户。他们克服了自己身体上的“不完美”,将乐器和声音的介质化为了自己的笔和纸,用它们来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朵朵绚烂的花朵,在嘹亮的乐声中在神州大地上绽放出春日独特的生命之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提到了:“卡塔西斯”一词,也就是净化或陶冶的意思。虽然原文中,他用以形容悲剧,但是此时我想它的意义早已脱离单一剧种本身。在开幕式上,残疾人和健全的人共同用自己的心灵奏响了一曲华美的乐章,也同时荡涤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让我们看到了残疾人生命里伟大而崇高的花朵,他们始终热爱着自己,热爱着生活。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为了超越自我的限制而进行的不懈奋斗。
在过去的赛事里,一个令人可喜的现象是,人们对于奖牌的态度正在渐渐发生变化。不论是武大靖在赛场上的遗憾还是闫文港在钢架雪车项目中的铜牌都赢得了网友们对他们努力拼搏的一阵肯定,残奥会的开幕也逐渐提升了人们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关注。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也是人们开始愈加关注运动的本质和其背后传递的精神,而运动员本身的奋斗也超越了奖牌代表的物质荣誉本身,承载了一种非工具理性的,更高的精神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推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真正得到精彩的实现和绽放。
运动员们身上这种“超越”的精神正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而在近日如火如荼展开的三大球比赛中,同学们也正实践着这种不断超越的精神,在比赛中赛出自我,赛出各个班级别样的精神风采。查尔斯泰勒在《现代性的隐忧》中也表明:人们不能够将自己与超越自我的更大视野相伴相随,于是产生了某种失落,这使得我们的生活陷入了生活的平庸化。破除这种生活给个人带来的沉湎则更加需要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需要一种超越简单外在工具和物质的精神。世界上种种的纷争,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而它始终只能依靠“人”自己来解决。
屈原正道直行,作《离骚》闪耀于世间;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最后一刻伴着拜占庭的陷落化为生命里最明丽的紫色花朵,但是历史中每一次盛放背后是一个人对于一个永恒更高目标的长久的求索和追寻。在历史的背面,更多历史的无名者也都在浇灌着自己生命的花朵,最终等待他们绽放在那高悬在正午天空的太阳下。而同样身处在历史中的我们不但要让生命之花绽放,更要让那超越自我的花朵怒放在人类共同迈向新黎明的道路之上。
(文:高二2班 孙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