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海不辞水,能成其大》。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主席强调: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推动高水平开放,维护世界共同利益。
十一月五日至十一月十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出口之中贸易流动,促进催生了各个独立体系的交融,在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潮下,开放体系是必然的选择。事物的发展表达了一种对于开放的诉求,系统对外部的开放也是其本身进步的重要条件。
从历史的角度,我们已经能够显然地发现封闭系统正随发展而逐渐不再适用,从闭关锁国到文化拒斥,以封闭性为主导的系统,以其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作为,不是被自身所否决,而是被时代所贬弃。如果以矛盾为推动事物运动的原因,那么开放正是引入矛盾,同时促进产生矛盾的多元解决,使开放体系不成为一泓井水清澈无鱼,而是被投进恒常运动的江河大海中奔流发展,在矛盾的碰撞之中得到生机。
浅看上海的城市发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镜中缩影,浦东开发区的商业群和轻重工业蓬勃日新,洋山深水港舶来重器,世博会让世界认识上海开放友好的态度,时至如今国际化,开放化已成为上海的鲜明标签。取开放的方法论意义,我们浸润在上海的开放文化中,自然也习得更加开明广博的眼光,拥有更加沟通的视野与情怀,更能走出象牙塔,远离自我封闭和自满的桎梏。“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不辞外流百汇,才能够时时常新,即便时时蒸发损水,也不会干涸成一片盐湖底。
开放的体系是相联结的,非是单体的开放在环境中形如孤岛,而是彼此开放的系统形成一个环境。习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最末的呼告:“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正是这一共荣共利的最好铭牌。“一切理论的探索,归根到底都是实践的探索”,开放作为有力的实践手段,其裨泽正潜化在我们身边,因我们本身正是开放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出旗)

(学生发言)
(撰稿:高一7班 周心雨\摄影:钱淳寅\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