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中午,本学期第二次党课在逸夫楼化学阶梯教室举行。上海中学党委副书记樊新强通过对于陈毅元帅诗歌的分析,带领同学们走进一位老同志的生平,感受在他身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樊新强副书记讲党课)
将时间拨回到1936年,这时的陈毅元帅,正在赣南地区指挥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当时形势如黑云压顶,敌强我弱,斗争万分艰苦。但即便是这样,陈毅元帅仍然抽出了些许时间,写下了几篇流传广泛的军旅诗词。在对于《野营》的讲解中,樊书记指出,这首诗是最能体现出陈毅元帅儒雅诗人形象的佳作。数次用典,借古人之事言自己之志;文白交错,既写出了行军作战的艰辛,又体现作者一番古典文人般的淡雅。而通过对于《赣南游击词》《赠同志》《梅岭三章》的讲解,同学们切身地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前辈在面对困难时是多么的积极,多么的乐观。
借由这几篇诗歌,樊书记将讨论的话题转到了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在平日里我们确实面对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是这些哪里比得上工农红军当时的艰难困苦?樊书记教导同学们,要学习陈毅元帅这样面对困难时毫不逃避,乐观而积极地面对挫折。除此之外,他还提醒同学们,共和国的建立仅仅依靠陈毅元帅这样的军事家是做不到的,而必定依赖于各色人才的相互配合。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方面,要学会多元化地评价自己与他人。在日常的学习中,也要打破“唯成绩论”的束缚,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才能,在擅长的领域上奋发向前。

在樊书记的讲述中,上中学子了解历史,体会了陈毅将军的“儒将风度”,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独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樊书记同样鼓励同学们珍惜青春年华,将目光放长远,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事业而奋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学生认真听讲座)
(撰稿:上中团委高二4班 崔博宇\摄影:高二(5)班 叶清扬\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