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志趣聚焦、生涯规划——高二年级主题班会举行

2021-11-29

11月26号周五下午校班会时间,高二年级各班分场所召开了以“志趣聚焦、生涯规划”为主题的班会课。其中,在周一的青年班主任风采展示活动说课环节中脱颖而出的周佳、肖书生、费娜三位班主任分别到电视台和甄陶楼的录播教室进行了课堂实录。三位老师同课异构、各具特色,用争锋辩题、案例故事、问卷测试、名人轶事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尽早开展生涯规划,并在未来职业预选时匹配志趣能,响应国家需要。

周佳老师以“未来社会更需要专才还是通才?”为辩题组织微辩论导出主题,正反双方六位同学各执一词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各自观点,对未来社会需要通才还是专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辨析。周老师指出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产生事实或价值的交锋,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双方都有立场可言,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为未来自己的生涯做志趣培养,为使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拔尖人才早做准备。随后周老师播放了《毕业生》片段视频,从主人公的迷茫出发,强调高中阶段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理想设定的抉择标准。最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MBIT职业性格测试分析自身特点,思考自己的理想;撰写生涯规划书,进行长短期目标的合理规划,班会课在同学们对未来的思考与谋划中落下帷幕。

(周佳老师主持辩论赛)

(学生回答问题)

费娜老师的班会课以职业选择为话题展开,同学们讨论了薪资、兴趣、家庭等因素在职业选择中的权重,费娜老师以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生的统计为例,说明了兴趣是职业生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接下来,费娜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小组讨论,真实的自我究竟兴趣何在。同学们借助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在现实型、社会型、研究型、管理型、艺术型和常规型六种领域中得出了科学测试结果,并与原先的自我认知进行了比对,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与方向。最后,同学们在家长的寄语中,写下了给十年后自己的一封信,投入了代表未来的信箱中,本堂“以梦为马”为主旨的班会课圆满结束。

(费娜老师讲课)

(学生回答问题)

肖书生老师的班会课首先以现实中小江同学的困境出发,结合鲁迅先生和孙中山先生的案例,提出了“兴趣与志趣”这一命题,引导同学们尤其关注两者的区别,明确了志趣是超越感官兴趣和自觉兴趣的一种志向与价值观的结合,具有极强的内控。在达成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肖书生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自我的志趣,他以上中校友孙钧院士、钱皋韵院士、王志珍院士、钱七虎院士为例子,鼓励同学们向前辈学习,将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起来,在新时代有作为、敢担当。最后,同学们完成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本堂班会课圆满结束。

(肖书生老师讲课)

(学生回答问题)

(撰稿:德育处刘峰\摄影:汤寅钧、何津焘\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