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1日下午,由本部历史组常宇鑫老师、顾琼敏老师和刘育琦老师参与的市级历史学科“双新”单元活动与单元作业设计课题组在七宝中学举行展示活动,常宇鑫老师开设了《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市级展示课,本部历史组前往七宝中学现场观摩。

(常宇鑫老师进行展示课)
常宇鑫老师这一节课在“双新”的背景下,着重从两个方面尝试了突破。一是凝练主旨,主旨引领。《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内容元素庞杂,纵向时间上跨越不同时代,横向空间上跨越不同地域,经济与社会又跨越了不同方面。因此若只将此课上成社会现象的罗列课、堆砌史料的博览课无疑无法达到单元教学的目标。而常老师运用了非常丰富的史料,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史料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始终围绕着一个“新”字、一个“融”字展开,为同学们勾勒出这一时期的整体面貌。

二是创设情境,深入浅出。常老师本课主旨立意深远,不仅关注社会表象,更要挖掘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此,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动、具象的情境,对于高中同学而言,这节课很容易变为枯燥、抽象的理论灌输课。而常老师运用了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等图文史料,又以开封城、金中都作为对照,努力带领同学们“穿越千年”,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理解问题。从现象而及本质,从而自然得出结论,进而揭示观察历史现象、考察历史大势的方法与路径。

在评课环节,特级教师吴国章用“入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仅同学们听得入神,听课老师们也都忘记了时间,足以证明此课的成功。上海市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於以传老师强调了大概念的立意与核心素养的目标化分解,在方法上既要关注向上探源,也要注重向下探路,不论是课题组还是课例展示都提供了可资复制、借鉴的范本,推动上海市历史学科双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合影留念)
(撰稿:刘育琦\摄影:刘育琦、七宝中学\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