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25日,上海中学国际部第二支部的全体党员老师们先后展开了两次学习活动:深度学习了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了建党之百年征程;认真聆听了“十人讲百年”宣讲员包国红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先棉沧桑百年求索——从先棉堂的前世今生看近现代教育探索之路》,追忆了上海中学的百年道路。通过两次活动的学习与交流,党员老师们感触颇深,共同展望教育的锦绣前程和国家的美好未来。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期4天。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此次会议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上海中学国际部第二支部的全体党员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了集体学习。
党员老师们在阅读了公报中列举的一桩一桩党面临的艰难挑战、一项一项党取得的奋斗成就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支部书记倪敏学老师说道:“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从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全会精神,立足岗位,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自己新的更大贡献。” 来自第一党小组的程黎燕老师说:“六中全会的召开是进入新时代后又一集合号和动员令,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通过对历史的全面深刻总结,必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抖擞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
第二党小组的刘冬老师说:“学习了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一切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所有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付出,离不开党的领导。”沈天圆老师发表感想道:“一百年,是一段漫长的峥嵘岁月,正是因为我国矢志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够历经艰险后取得重大成就。我们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尽自己所能为中国梦、为华夏儿女的梦增砖添瓦!”
第三党小组的朱蕾老师说:“我对习总书记的这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印象非常深刻,我们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严曾老师感慨道:“我们应该在前一个百年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工作,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员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在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中,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更抒发了对我国我党第二个百年大计的无限期待与信心。



(国际部第二支部分小组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1年11月25日,在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下,上海中学“十人讲百年”宣讲员包国红老师还为上中国际部第二支部的全体党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主题为《先棉沧桑百年求索——从先棉堂的前世今生看近现代教育探索之路》。包老师从上海中学校园内的龙门楼与先棉堂出发,分享了很多精彩的老故事和老照片,追溯了近现代教育的变迁与发展,也表达了对未来教育和党员教师的期待。
通过包老师生动的讲述,党员老师们了解到,先棉祠旁的龙门书院从一百多年前建设之初就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走在前沿,学中西新识,重当世实学,储人才备国家之用。1905年4月,龙门师范学校开学;1912年民国成立,改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1927年又合并附近学校,命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随着上海中学的逐步发展,先棉堂也于1936年竣工落成,历经大革命时期、抗战时期、文革时期的历史变迁,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上海中学国际部于1993年6月1日在先棉堂三楼应运而生。伴随着近30年的发展,国际部从只有18名学生发展到约3000名学生,从先棉堂三楼逐渐扩展到甄陶楼、中兴楼,再到多个校区。上海中学国际部始终发出开放中国的声音,搭准世界教育的脉搏,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影响基础教育的改革,是对先棉气质的继承,也是对龙门精神的延伸。
包国红老师最后强调,从先棉堂的历史沿革,可以窥见中国教育的百年风云变幻,可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教育思想的实践。党员老师们济济一堂,为这场动人的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



(包国红老师带来专题讲座)
国际部第二支部11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历史的回望与思想的碰撞中落下帷幕,而党员老师们的学习步伐将永不停歇。上海中学国际部是跟随着我党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是教育国际化的前沿,是展现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窗口,更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见证。作为这座百年老校的一份子,唯有继续践行教育的价值和使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才算不负先棉之名,不负龙门之光;作为中国党员队伍的一份子,唯有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乐于奉献、自我革新,才能不负下一个一百年的伟大梦想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撰稿:程黎燕\摄影:徐菁\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