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下午,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关注学生活动设计”的上海市通用技术学科新课程新教材市区联合教研活动在上海市上海中学甄陶楼报告厅举行。

上海中学副校长朱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管文川,复旦附中正高级、特级教师吴强,徐汇区教育学院教研员赵杰,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员严海平,虹口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杨寒凝,松江区教育学院教研员许建华,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刘至宁,以及上海市各区中学劳动技术教研员、劳技中心主任、上海市劳动技术学科中心组高中段教师,各区高中的通用技术学科教师代表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员严海平主持。
领导致辞
朱臻副校长代表上海中学对各位专家、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上海中学一直重视通过课程和活动对学生工程素养的渗透,并以工程实验室作为抓手,多次推进劳技课程的发展与改革。他认为真实情境是双新改革的核心,在此背景下,通用技术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来。通用技术学科对新时代人才培养,尤其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朱臻副校长致辞)
微论坛
管文川老师作“通用技术新教材实施调研报告”的专题报告。报告从“新教材上了吗?”“上的怎么样?”两个问题展开,通过对上海市16个区、214所高中、劳技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调研,统计了目前通用技术新教材的落实情况。在四所中学的课堂调研中发现,新教材落实较好,课堂利用真实情景、就地取材、重视实践、关注思维,且不同的学校和教学内容呈现出了多样的教学结构。由此引出本次微论坛主题:针对单元中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课的设计与实施。

(管文川老师作专题报告)
杨寒凝老师以“通用技术双新推进中技术试验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她提出,根据通用技术学科必修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试验的目的可以把技术试验分为“试验探究”和“试验优化”,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杨寒凝老师分享经验)
许建华老师发言主题为“理论学习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她将通用技术学科中理论学习类活动的教学策略总结为“四个方法”和“五个步骤”。四个方法为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学案法。五个步骤分别为梳理理论,构建框架;对应目标,设计活动;选择方法,实施活动;及时反馈,内化知识;总结反思,改进优化。

(许建华老师发言)
严海平老师对“设计表达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分享。她提炼了设计表达类活动的实施策略为“问卷调查à问题分析à尝试设计à交流改进”,并以必修1第3单元的系统分析案例进行了实践分享。

(严海平老师进行分享)
刘至宁老师介绍了“学历案支持下的加工制作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她以《自动翻转卸料装置的设计与制作》为例,提出了设计学历案的两点主要方法,即学习资源提供与任务设置。并提炼了加工制作类学历案设计的要素:明确学习目标、依据学情、学历案通过实践过程的整体调控指导学生制作成果的实现。

(刘至宁老师进行分享)
赵杰老师发言主题为“评价交流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他提出,评价交流类活动的设计策略要做到1)课堂与课后结合:课堂能快速判断有何无的量标,课后可进行更详实、客观的评价;2)梳理活动细节,提取明确特征:基于真实问题、结合真实情境,判断依据尽可能明确;3)融合教材量表,自评他评结合:自评内容关注活动,他评内容注重结果。

(赵杰老师发言)
教学展示
微论坛后,上海市上海中学通用技术学科教师陈希对《桥梁结构的优化与改进》一课进行了教学展示。本节课通过对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桥梁结构作品进行优化设计、制作和测试,帮助学生巩固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进而学会应用这些因素从多角度对结构进行优化,体验优化改进的过程感受解决工程问题是一个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物化能力和运用工程思维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陈希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专家点评
教学展示课之后,吴强老师进行点评。他先以“小猪过河”的故事作比,提出双新背景下,通用技术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教学方法的转变。他指出本课就充分体现了“站在学生立场”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作为引领。整堂课还有很多亮点,如单元以大任务为教学组织方式,以内涵立德树人的真实情境“桥梁”为载体,以及结果性评价对未来实现大数据评价的支持等。

(吴强老师进行点评)
(撰稿:陈希\摄影:通用技术双新项目组\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