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同学们再次踏上了云南弥勒寻访之旅。从参观了解高甸巡检司的彝族文化到观赏玄武天坑的鬼斧天工,以及准备已久的五山箐口小学支教活动,大家带着憧憬的心情,开始了新一天的旅程。
早晨,弥勒一中跟上中对接的是六位准高三的小哥哥和小姐姐。起初腼腆的他们在早饭时迅速和同学们热络起来。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后大家到了巡检司镇的传习馆。这里是彝族的一个分支——阿哲的年轻人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地方。那里的老师就着墙上的壁画为龙门学子讲述了他们的神话传说。既有蜻蜓成人说这样独特的解释人类起源的故事,也有十日当空、女性神明补天、水火两神交战这样与汉族文化殊途同归的传说。其创制的历法、神级、节气也毫不输于汉文化,是阿哲人智慧的结晶。接下来当地民间艺人给我们展示了编绳、刺绣、民族歌舞和叶笛、响片之类的民族乐器,让我们大饱眼福、叹为观止。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魅力就在于此,和而不同、源远流长。如何去欣赏它们、学习它们、传承并保护它们也是值得我们深刻学习的。



(参观传习馆)

(师生合影)
下午,同学们来到玄武天坑。陡峭的台阶、泥泞的石道抵不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大家带来的深切震撼。这是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地下喀斯特特征景物一一显现出。向前走,眼前是黑暗神秘的未知洞穴;回头看,光从洞口穿透雾气,洒在长满青苔的石灰岩上。爬山、踩不稳的石子、滑泥泞的细沙,走出洞口已是白鞋变黑鞋,但难得一见的景象着实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净化,不禁感叹祖国大好河山与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力量与美妙。

(同学们至玄武天坑考察)
离开玄武天坑,同学们乘车前往箐口月溪侨小学进行大家期待已久的支教活动。这儿的一年级小朋友乖巧淳朴又富有灵性。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分别跟他们分享折纸、无人机、情绪管理、天文学、街头涂鸦艺术等方面的小知识。有的在室内用多媒体演示,有的在室外实地操作,有的带领小朋友一起动手绘画,有的在鼓励小朋友们勇于表达时锻炼他们的自信心。小朋友们听得非常投入,即使是对于不熟悉的话题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结束之后我们送给他们印有上海风景的明信片作为礼物,跟他们一起做了游戏。贴膏药、老鹰抓小鸡等游戏都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场地上欢笑不断。临别时小朋友们都很不舍,争着让我们在明信片上留下名字和电话,我们也乐得写下鼓励的话语,或许能在将来他们长大后变成美好的回忆。上中雷一嘉同学将自己的无人机捐赠给小朋友们,希望他们能继续探索科技的力量。在箐口月溪侨小学,同学们看到了一群有着美好心灵和纯真面孔的孩子,内心也深受感动。支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我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坚定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信仰。


(前往箐口月溪侨小学支教)
充实的一天接近尾声,大巴车已渐行渐远,但孩子们淳朴的眼神、天坑里的绝伦奇景和阿哲人们淳朴的歌声和笑容永远印刻在同学们的脑中,挥之不去。六位弥勒一中的同学热情地带领与帮助,与他们的交流也成为心中珍贵的回忆。行程中的人与事深深感动了同学们,大家一定会将今天的收货牢记于心,将来为祖国各族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师生”合影)
(撰稿:雷一嘉、卢一林、何慕婷\摄影:葛璐\审稿: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