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三点半,数学组所有青年教师,在二楼会议室分享工作经验并探讨关于双减政策的内容。
王永庆老师首先致辞,希望青年教师们谈谈“双减”意义下的教学方法,自己对教学或者是新教材的改进的见解和展望。
罗修文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教学时的体会,第一,虽然是同一个年级,但很多时候课件和例题都在不断更新,而没有重复使用原来陈旧的题目。特别是对高三年级来说,不仅要注重经典题型的训练,也要发现新题目中的创新。第二,对于命题来讲,应该多保持上海特色。青年教师要多做题,多总结,从旧的题目中发现新的思想。
接下来,周天佑老师主要从竞赛和课堂教学两方面出发。他表示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他也期待之后在命题角度方面能更加精进。董佳麒老师也从自身数学班,科技班,平行班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自己教学方面的总结和梳理,董老师以幕与对数这节内容作为例子,阐释了科技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讨精神。
周歆育老师主要从试卷命题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命题要全面,完整,还可以结合一些生活背景,用新颖的方式命题。与此同时,教师们也要多做总结,了解学情。接着,王琰老师分享了自己第一次的命题经历以及教学经历,并从备课和教学方面分享了自己各个阶段的经历,表达了对带教老师的感谢。
郭子瑜老师主要从教学方面进行了阐释,分享了自己公开课的一些经历。他认为上海中学教学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学校的教学理念。耿静静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各类教学经历,表示通过听各位老师的课,以及区里的公开课,都受益匪浅。徐以阳老师主要从竞赛角度给大家分享了教学经历,数学班要不断的自我学习,并保持思维的活跃度,这样才能保持比较高的教学水平。
佘毅阳老师讲了自身的学习经历以及博士在读期间愉快的助教经历。他认为国外的学生不论问题基础与否都更愿意提问,而国内的小朋友则更害羞一些。他希望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提问。陈志超老师也从最基础的角度,包括备课,上课和课后评价等方面讲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触,要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同组老师的课程,随时更新课程难度和进度。
最后,王永庆老师总结了上海中学的教学情况,希望年轻老师能在教学命题上多下功夫,多做一些思考和改进。在平时,要注重论文的写作和积累。吴坚老师也就自己15年的教学经验谈了自己的体会,希望年轻教师能够不忘初心,建设更好的上海中学。


(青年教师会议现场)
(撰稿:陈志超\摄影:陈志超\审稿: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