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寻旧路,览博物,探历史,思未来——上海中学2021云南弥勒社会考察(三)

2021-07-16

经过了两天的考察学习,上中学子已经逐渐融入了这片大山中的土地。清晨时分,同学们满怀期待,再次踏上了旅途。崇山峻岭之中,有这样一个小车站静静地留在半山腰处。7月4日上午,上中学子和弥勒一中的同学前往碧色寨车站考察研学。

碧色寨车站的出名源于电影《芳华》的拍摄,但此处蕴藏的历史意义远远比一部电影深厚。同学们探寻车站旁的建筑风景,在法式建筑之中穿梭,体会殖民的带来的历史遗留。走上静止了数十年的米轨铁路,感受历史所包含的深沉回忆。

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了解到碧色寨车站曾经的繁华。作为滇越铁路上的重要站点,碧色寨车站曾经是众多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同时,整个碧色寨村庄都在围绕着铁路行业工作。一时间,法国商人,内地官员,本地劳工在此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抗战中的损坏和新中国的成立,碧色寨车站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它的衰落。碧色寨车站因为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和米轨运力的限制,重要性已经大不如前。也正是因为碧色寨铁路运输需求的下降,已经不能提供如此多的劳动岗位,大量的劳工和本地人向外搬迁。电影《芳华》无疑给予了旅游业新的活力,但还是无法阻挡人去楼空的哀伤。

(同学们于碧色寨车站合影)

下午,同学们踏上了弥勒市区这片热土,在紧邻的弥勒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中目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聆听自然与人意志的奏鸣。

踏入弥勒博物馆,映入眼帘的班琴与火焰图腾将我们带入了民族交融的奇妙世界。同学们观察了弥勒出土的铜器与巨石祭坛的碎屑,欣赏古驿道的剪影与前赤壁赋的石刻,了解文豪巨贾与仁人志士的事迹,旁观了这片大地上文明走过的三千年壮丽旅程。我们欣赏了不同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建立的繁荣文明,相似而又各具特色的服饰与建筑,展示了彝、苗、回、壮等民族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交融共生;古朴张放的舞蹈与想象瑰丽的史诗,勾勒出古代人民顽强生存的挺拔姿态。

而城市规划展览馆,则展现了另一番洞天。馆内既以时间为序,娓娓道来介绍了弥勒近代以来发展蜕变的历程,也善思雄辩,全面论述了弥勒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分布,展现了弥勒市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别出心裁的“小小规划家”板块,给予我们体验规划地区水资源分配的机会,不仅揭示了人类文明依托于自然的什么道理,更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实现更加充分的可持续发展。

(参观学习)

穿行于远山与高楼掩映的城市,充实的一天已经接近尾声。古旧的车站和博览的展馆时时又浮现在我们眼前,这座意蕴丰厚的城市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六位来自弥勒一中的同学热情地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己对故乡的独特印象,为严肃的知识增添了几分立体生动。我们会将今天的见闻牢记于心,作为日后倾力奉献自我,令脚下大地焕发生机的动力。

(合影)

(文:崔博宇、孙晨洋\摄影:葛璐\审稿: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