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高中“双新”推进区域联合教研活动报道

2021-04-29

2021年4月27日,高中“双新”推进区域联合教研,“素养·专项·融合—高中体育情境化、结构化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索”研讨与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参与此次活动的有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副处长时多女士、市教委教研室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纪明泽先生、上海体育学院副校长唐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蔡皓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董翠香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原院长沈建华教授、市教委教研究室教研员徐燕平老师、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研修与基地资源部施利娟女士、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俞定智老师、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坚计划”主持人沈洪老师、徐汇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桑嫣女士、上海市各区县中学体育教研员、上海市高中体育青年教师研修班和上海市各区体育学科骨干教师200余人。本次活动包括实践课、微报告和微论坛三部分。

(研讨与展示现场)

实践课展示上,我校体育教研组周艳萍老师执教的十年级女生体操课《双杠组合动作小单元2(4-2)外侧坐越两杠挺身下》。该课强调重构教学内容,呈现结构教学;运用问题引导学练,提升学练成效;尝试线上线下融合,启发深度思维;创设学练情境,培养体育品格。本课立足于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注重提升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新方法,利用跨学科知识学习与分析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会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信任的意识和良好的体育品德。

(周艳萍老师教授体操课)

在甄陶楼多功能厅的微报告上,我校党委书记、体育特级教师王辉老师向全体参与活动的领导、专家和同行致欢迎词,并就上海中学作为“双新”示范校,在近期参与一系列学校“双新”实施工作的收获和感悟,谈了三点思考。第一,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第二,是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第三,是处理好“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接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主编汪晓赞教授进行线上视频微报告《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打造育人课堂》就新课标对指导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学习评价的新要求进行了阐述和讲解。

(王辉老师致辞)

本次研讨活动微论坛环节,我校体育教研组组长陆辉老师以“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教学与评价”为主题,基于“素养”、“单元教学”和“课堂评价”三个关键词,阐述了我校立足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新课程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校本课程的实施;改变单元划分的方式、单元问题链,建构大单元视角下的双杠组合动作小单元;结合实践课四个教学环节,对应四个学练活动,分别实施多层、多元、多维评价。接着,闵行区、嘉定区、长宁区和静安区的中学体育教研员分别以“单元视角下的学习活动设计与素养培育”、“基于情境的结构化教学与专项能力提升”、“指向目标达成的融合式教学”三个主题参与了此次微论坛。

(陆辉老师演讲)

随后,三位专家对现场展示课进行了点评。他们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标新课标,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校本化,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呈现了结构化、情境化教学,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评价方法在体育课堂中是首创,是直观、可测、可复制的示例。最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党总支书记纪明泽先生评价此次高中体育“双新”展示活动举办地非常成功。他特别感谢了上海中学在精心筹备此次研讨活动所付出的努力,上海中学作为国家“双新”示范校义不容辞地挑起了“双新”推进工作的重担,发挥了上海中学在基础教育界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本次教研活动是上海中学体育组对于“双新”改革的继续推进和探索,是对“双新”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展示。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离不开学校各部门的全力保障和协调配合。

(会后合影)

(撰稿:体育组杨阳\摄影:杨嘉伟\审稿: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