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别撞上我的车!”“这里再加点血!”“快转弯!”……这是在打电竞吗?
原来,这是上海中学科技周Robomaster“机甲大师”比赛现场,6个机器人分成红蓝两队,在小编程师的控制下展开射击对抗。Mineworld虚拟现实、多米诺、结构承重、Decode逻辑推理等多项有趣的赛事,为学生们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校方表示,希望为同学们打造一场“不落幕的科技周”。
今年的这场科技节有点特别,为了广泛动员学生参与,校学生会别出心裁地推出了“积分制”,每个班级参加各项赛事的成绩都要被记录在案,最后比拼总冠军。
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工程楼、物理实验室、逸夫楼门厅、乒羽中心等各个场馆,都活跃着同学们或参赛或助威的身影。
在乒羽中心,“结构承重”的赛事对精度的高要求,考验着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他们研究改善着自己手中的飞机结构,力求飞得又稳又远;而篮球馆里,伴随着一声声“哗”,一排排多米诺骨牌次第倒下,缤纷的图案依次出现,引发了观众们的赞叹……

“穿梭在镜中世界/惊异于对岸的光艳/虚幻中真实镶嵌/柔和里灵动缀点/平行时空/似乎永远无法交融/回眸/却望进熟悉的双眼”,这首小诗可不是出自语文课,它是“Mineworld虚拟现实”软件设计大赛的的主题“镜域”,现场参赛的同学们,要以此为题,从简单的VR玩家“升级”为VR场景制作者。
而“镜域”也是上海中学2021科技周的主题,“我们讨论了好久,最后决定用这个有点玄幻的题目,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好玩一点!”作为负责赛事策划和运营的校学生会一员,高一女生杨子怡说,镜子折射出的,是比现实世界更多元的时空。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表示,学校举办科技周,不仅仅是把学校变成科技馆,供学生参观,而且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自己做,自己去体验,去玩,让学生学会探索一件事情,这比学习知识重要很多。
科技周期间,除了11项赛事,学校还邀请了李大潜院士带领20名复旦青年教授,开展不同领域专题讲座。本周,一年一度的学生科学论文评选也将启动,负责答辩的教授团队则来自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找到未来的专业方向。
校教学处李锋云老师介绍,学校希望为同学们打造一场不落幕的科技周。每名高一新生都有机会在STEM课程中学习数控机床、激光切割、电子技术、Arduino编程等基础知识,再通过高二和高三的学习,逐渐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愿意为之钻研下去。
有统计发现,在我国培养出最多院士的中学名单中,上海中学和南师附中高居榜首,分别走出了57位两院院士,堪称“院士的摇篮”。
(作者:李星言\编辑:李星言\视频:陈征\图片:陈征)
原文链接:机甲大师、VR、多米诺、Decode逻辑推理……上海中学要打造“不落幕”的科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