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4日中午,本学期第三次党课在逸夫楼化学阶梯教室举行。主讲人王开尔老师从军事建设的角度为同学们解读党史,回顾解放军的成长历程。


(王开尔老师讲党史)
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南昌起义中的红军。王老师提出,红军建军之后,就有别于中华大地上形形色色的军阀部队。红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化的新式军队。很多同学听到这里都会感到困惑:我军常年小米加步枪,装备并不先进又为何是“新式军队”呢?王老师则告诉同学们,评价一支军队是否是新式军队,并不在于其装备是否先进,而关键在于这支军队的组织形式、建军理念以及战斗力的来源。
在红军刚刚建立的那个年代,中国的文盲率是很高的。当时组建一支军队里新兵基本上都不识字,训练他们齐步走都很困难,就更不用说瞄准这种需要一点数学运算的事情了。不仅新兵军事素养低下,为数不多的老兵油子也指望不上。他们依仗自己是军队中唯一战斗力的来源,不服从军官的命令,甚至会挟持军官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就导致了旧军阀的军队大多数都存在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红军极为重视军队当中的文化教育。每个连和每个团都有设置专门用来学习的“列宁室”,在红军内部,不认识字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行军过程中,红军战士还会在背包上挂上写有识字内容的纸或布,方便在行军过程中学习。在第一节习字课上,教书的老师就会告诉学生们“工人”两个字拼起来就是“天”,也就是“工人大于天”。由此,同学们认识到了红军对于知识文化的重视。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事例,也让同学们钦佩于这些革命时期的非凡智慧。
一个识字的人才能有坚定的信仰,对作战目的也能更加了解。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解放军也是凭借着这样的素养,面对着人数或者装备的优于自己的敌军也丝毫不落下风。朝鲜战场上,解放军曾劝降过美军一整个黑人工兵连,而反观美军的劝降传单高度脱离群众,招致同学们的一阵嘲笑。
光凭借精神的力量是不够的,解放军在装备的发展上也不断前进。其中一款国产的89式机枪全重仅有26公斤,比他国竞争者轻15公斤,极大地提升了可移动性与部队的机动能力,带来了战术水平上的提高,成为了一个传奇。除此之外,解放军的装备设计也充分贯彻了“先抓主要矛盾”的指导思想。诸如单兵作战系统、水陆两栖坦克等新式武器,虽然没有美国做得功能齐全,但是都有更高的实战意义。
王老师告诉同学们,如今他们遇上了一个好时代。在十多年前,军事发展一直在为经济建设让路。而如今,中国已经建成了全世界最大,部门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军事建设也在大踏步地向前。北斗卫星、东风弹道导弹、国产航母山东号这些“国之重器”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影响力,也让同学们自豪感倍增。
党的领导是解放军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解放军各兵种、各部门、各战区的协调配合作战的根本保障。而二战时期的日本陆海军常年不和,“陆军造航母、海军造坦克”这样的奇葩场景让同学们无不捧腹大笑。这些历史的教训说明了,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解放军建设的重要工作。
在王开尔老师的讲述中,上中学子回看历史、展望未来,探寻人民军队发展的足迹,并为之感到深切的骄傲与自豪。至此,本次党课在掌声中画上了句号。

(学生们认真听讲)
(撰稿:上中团委崔博宇\摄影:实习生何津焘\审稿: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