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日出燃东方,少年从心行——上海中学23届48小时生存训练(一)

2021-04-23

2021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上中学子将始终怀揣着赤子之心,紧跟时代脚步,同心共筑中国梦。

4月20日中午,高一年级组成员进行了“48小时生存训练”筹备会。与会人员结合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期间的讲话,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想,以及自己对生存训练价值的深入认识。生存训练是推动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强学生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的重要途径。

(领导送行)

4月21日中午,上海中学高一全体同学来到东方绿洲,开启了为期48小时的生存训练。

48小时生存训练是上海中学的一门特色德育课程,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志向。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从心·砺行。从心,既是跟从自己的内心,不忘初心,又是跟从时代的浪潮,与时俱进。砺行,既是身体力行,又是砥砺前行。从心砺行,是踔厉奋发自强不息的斗志与血气,是无惧风雨勇往直上的毅力与恒心,更是和衷共济同甘共苦的团结与担当。

定向越野:行军—“七公里闯关”

(定向越野)

七公里闯关,七公里的行军,我们三班一路上过关斩将,以最后的力气冲向终点——野营区。我们是第一名!尽管身体都疲惫不堪,内心却充满来愉悦。这既对我们班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历,也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只有自信,方能领导好集体。

——三班

我们可爱的军事组长搞错了求知岛的具体位置,等到发现时,已经错过了不少,一行人匆匆地赶回去,见到的却是空荡荡的任务点。这白白的一来一回,使我们的班级比规定路线多走了将近一半的路程。作为队伍的带领者,军事组组长尝试稳定大家的情绪。令人非常欣慰的是,班级里的所有同学几乎没有什么责怪,对于这一点一笑了之,之后都低下头来走自己的路。与行程的一开始相比,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都成长了很多。

——十班

随军纪检:“技术难度:你们班腿太长了。”

一路上随军纪检团队格外辛苦,不仅要保持体力在线,更要时时用心,注重细节。但我们见证了各个班级的团结合作,觉得自己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随军纪检一班林静怡

粒粒皆辛苦:采购—“把每分钱掰成三瓣用,是我们的艺术。”

(采购)

这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承担着一个班级所有同学口腹之需的责任,自始至终三位同学都饱含热情,全力以赴,费力交涉,争取以更小的金额“砍”来更多的食物,大汗淋漓,挑着一袋一袋的蔬菜油米前赴后继。

——十班

作为记者的我参与来本次采购,有机会与他们一道,我立即被他们的能力所折服,居然为我们班省来好几百元!

——七班

炊事:“站在浓烟中的,眯着泪眼,被熏成黑人”

(炊事)

在炊事活动中也有很多欢乐。九班的同学们搅蛋技术不高,把蛋花搅碎了,于是他们急中生智,加了粗白砂糖做成“甜品”,获得大量好评。炊事工作看似漫长的三个小时,犹在欢声笑语、汗水挥洒中转瞬即逝。

——八班

感谢采购组与炊事组,他们将食品价格在市场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砍价,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炊事组则将它们加工得美味可口,丝毫不逊于食堂的饭菜。(我没有别的意思,真的味道不错。)特别是我们每人的鸡翅根,引得隔壁班同学来观摩。今天据说还有红烧肉,真是丰盛。

——九班

大家的工作由混乱渐渐变得有序,彼此越来越默契,也越来越团结。这次的炊事工作虽然辛苦,但更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培养了合作能力和奉献精神,成为了我们在四十八小时活动中最珍贵的回忆。

——炊事组负责人 一班徐怀若谷

宿营欢乐多:搭帐篷—“眼看他起帐篷,眼看他乾坤大挪移。”

(同学们搭好的帐篷)

虽然在搭帐篷的过程中有混乱,有争议,有抱怨,但所有辛苦与汗水背后,都是一顶顶遮风挡雨的小家。

——六班

随军纪检一声令下,计时开始,磨难也接踵而至。在太阳怀抱之外的地方,接头篷架不知踪迹,零件劣质角度互异,种种困难猝不及防。尽管已经汗流浃背,仍有先锋挺身而出临危受命。笔和纸在他们的手中如同珀尔修斯手中的长剑,拆解帐篷构型在他们脑中似毫不费力……错误矛盾在所难免,但伶俐的同学们也能化险为夷。随着绿布缓缓降下,霎时掌声雷动。

——八班

在第一天的帐篷搭建过程中,由于场地和预想不符,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搭出来的帐篷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了将帐篷搭整齐,寝室长依照着晚上临时改的草图带领同学们一步步将自己的帐篷挪到相应的位置。看到大半个班级的同学一同抬起帐篷的瞬间,真的很感动。可事与愿违,挪动的过程中仍旧免不了帐篷互相打架、帐篷和柱子打架的情况。因为时间紧迫,最后只得在进行军事拓展活动时,在团部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将帐篷摆成了“横平竖直”的模样。

——宿营组负责人 二班石欣睿

深夜执勤:“万籁俱寂,只有他们在坚守。”

守夜的同学们现在筋疲力尽,惜字如金。

在连番逼问之下,得知他们的体会是:

“很累。”

“打了地铺。”

从这只言片语之中,我们应该可以脑补他们在深夜寂静中守护众生梦境的使命感,想必也是种难以代替的经历吧。

半夜挣扎着起来很锻炼毅力,守夜又是个很寂寞又很疲惫的工作。不过看到两个团部同学通宵了一整夜,就觉得很感动,而自己的累也不算什么了。有另一个守夜同学走进来问有没有吃的,团部同学把自己最后剩下一个士力架让了出来。就真的感动极了……

——五班

远离城市的华灯,我们放下了些许焦虑与不安,而是虔诚地体验生活,感恩自然的赐予,审视生命的意义。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四方食事中,吮吸一碗人间烟火,纵使行路时疲惫彻骨,生火时被烟气熏得通脸黑红,却体会到了踏实的美好。

吃饭之时环顾周围,满眼尽是纯粹的笑容。平凡的幸福来之不易,采购、行军、搭帐篷的画面仿佛在岁月的长河里奔流。

想象八十多年前,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翻雪山过草地,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历经沧桑岁月、风霜洗礼,依然自强奋进、蓬勃不息,为中国人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时至今日,我们仍为那抖擞的雄姿所震撼。

今之少年的青春同样是滚烫的。骄阳正好,风过林梢,胸中有丘壑,立马震山河。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撰稿:各班通讯员与记者\摄影:各班通讯员与记者\审稿: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