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中国人特别看重的春节来说,过年回家,吃一顿年夜饭,过一个团圆年,是一年最大的期盼。
然而,鼠年行将结束、牛年即将到来之际,肆虐一年的新冠病毒重新在中国大地制造了紧张氛围,东北、河北包括上海等地出现了局部疫情。为着疫情防控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发出就地过年的号召,一时间,昔日汹涌的春运大军变得近乎悄无声息。对于生活工作在上海的人们来说,减少流动不聚集,做好“三件套”,牢记“五还要”,成为防疫的共识。
上海中学有着众多外地、外籍教师,尤其还有很多青年教师。许多老师原本安排了过年回家探亲计划,但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也为着保障春节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老师们纷纷改变行程,取消回家过年探亲的安排,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对于留沪尤其是留校过年的外地教师来说,牛年春节注定是特殊的一个春节。

保障留校教师安心过年,是学校领导心头牵挂的大事。学校做了多方面工作部署,比如假期正常开放学校图书馆,让老师们有读书充电的地方;建议以班组为单位,组织留校教师过年的活动等。种种措施的施行,为着保障老师们能在上中园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中过一个舒畅幸福的牛年春节。
大年三十这一天,天空飘飘蒙蒙细雨。王辉书记、张泽红副书记、刘茂祥老师、朱观华老师以及国际版陆学聃和罗华老师来到教工宿舍为老师们送上手写的春联和礼品,对留校教师致以节日慰问。最重要的,冯志刚校长通过视频亲切慰问了老师们并恭贺新春。而德育处、年级组、教研组等也组织了许多活动,努力让大家在上海过年也有家的感觉。

国际部李泳池老师选择留在上海过年。刘敏校长等同事和朋友纷纷热情邀请李老师去她们家过年,这让李老师感受到了大家的关心与温暖。她感慨地说:“上海人真温暖,上海真是好地方。”而外教Sven Serrano选择在上海和家人一起以传统的方式庆祝新年。岳父母与太太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一起观看央视春晚,他甚至为不能燃放烟花爆竹感到遗憾!

本部周志鹏老师的家近在南京,肖书生老师对不能探望亲人尤其是年近九十的爷爷感到有些愧疚,王楠、刘飞凤等老师则是第一次过年留沪。为着疫情防控的需要,也为着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他们都选择主动留校。但就地过年,温暖依旧。留校的老师们聚在一起,每人一个菜拼出一大桌子的年夜饭。肖书生老师说,这是他这些年过得最热闹的一个春节,同事们都像他的家人一般,他真正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的含义。德育处、年级组组织的唱歌、暖心的游戏等则让王楠、刘飞凤老师感到温暖。刘老师说:“心安处即故乡,我想除了心安,在上中也有满满的温暖、关心和爱护。”

徐莎老师的一段话代表了留校老师的心情,她说:“一次不在家度过的春节,少了家人的陪伴,少了亲戚的热闹,但精彩和温暖却从未缺席。迪士尼的新春烟花缤纷绚烂,学校领导的关怀温柔和煦,同事张罗的佳肴丰盛美味,班级同学的祝福热情暖心……原本的乡愁在一个个电话短信、一张张福字门贴中慢慢消解,张灯结彩的大街小巷里,满是让人心安的节日气氛。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疫情终将远去,而春节团圆的日子会回归我们的日常,我们会再次感动亲情团聚的温馨。感谢教职工的付出与奉献!有着这样的教职工,在上中园这样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我们齐心努力,一定会为上海的基础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谨祝全校教职工新春快乐、阖家幸福、金牛奋蹄、犇向未来!(上海中学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