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日,徐汇区历史名师工作室与上海中学本部历史教研组共同举办“基于单元主旨的教与学”高中历史教学研讨展示活动。活动分为教学展示和研讨交流两个环节。
在教学展示环节,上海中学顾琼敏老师和南模中学俞颖杰出老师基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的单元主旨,分别执教了该单元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观课领导与教师)
顾琼敏老师用唯物史观规律重新构建了第19课的教学逻辑,从新变之因、新变表现、新变之困三个方面梳理了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发展,渗透了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体现了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的特点。

(顾琼敏老师授课)
俞颖杰老师非常善于讲故事,他以“中国祝贺斯大林70寿辰贺礼单”导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直切主题,从而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同道路置于20世纪的世界大局之中进行分析,史料丰富,论从史出。

(俞颖杰老师授课)
在研讨交流环节,上海中学本部历史教研组长刘育琦老师代表上中历史教研组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同仁的到来,并认为两节课都能立足于内容主旨,以实证梳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为路径,重新整合教材结构,深刻探讨了其内在发展逻辑和历史经验教训,是一次对新教材的创造性教学尝试。

(刘育琦老师表示诚挚欢迎)
上海市特级教师李峻老师指出,两节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即如何把非常多的知识点和概念统整于一节课,教学设计都能紧扣单元主旨和单元目标展开,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高思辨和高互动。顾琼敏老师的课紧扣“新变化”,层次清晰,贯穿唯物史观。俞颖杰老师的课非常“接地气”,史料详实,思路清晰。李老师还建议把《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八、九两个单元构建成一个单元群,进一步突出单元主旨的通感力度,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主题。

(李峻老师点评)
上海市特级教师凤光宇老师指出,两节课都能整体把握单元与课的关系,实现了单元目标一致且分课达成的效果。教学内容相互关联,突出“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偏重政府干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侧重体制变革。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且有很强的思辨性。

(凤光宇老师点评)
上海市中学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於以传老师提出基于单元主旨的教学落实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从单元把握课能高屋建瓴,通过对一个单元的研究来找准一节课的定位,体现统整意识。第二,单元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单位,循序渐进。第三,单元教学彰显了集体的智慧。於以传老师认为两节课基本实现了以下三点,即单元规划,主旨立意;内容统整,问题串联;文本解读,突出关键。他还建议可以借助时代特征、文化模型分析19课,19课由教师教学示范,20课请学生模仿来实现知识迁移。

(於以传老师点评)
徐枫学区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上海市初中德育实训基地学员、浙江平湖地区优秀教师代表、金山区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李亚南历史协同研究中心学员、华东师大历史系“诚之课堂”学员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并踊跃发言。(历史教研组报道)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