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小党支部在党委委员包国红校长的号召和组织下,自发组成了《岁月如歌》小组,于10月25日进行了第一次集中学习。在学习研讨会上,各位党员就目前学习感受畅所欲言。
包国红校长通读《岁月如歌》后,认为有两点感动人心。首先就是作为老师,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在各学科之间的教授转换中,于漪老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经过逐步摸索,刻苦探究,也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位教研员的帮助和指点,同时也还积极请教各位资深教师。第二点是于漪老师真心地为了学生好,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和长处。这两点可贵的品质,是我们永远需要学习的精神。包校长还提到,其实上中国际部的教师素养都是很好,都是积极为了学生的成长付出自己的努力。通过在书中所提到的某件小事我们了解到了于漪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面包”轶事,深深埋藏在学生的心中,几十年都会日久弥新,沉淀出迷人的芬芳。在《岁月如歌》的31页,说到于漪老师自己教授语文的时候,碰到了一篇鲁迅《药》中,一段描写“着着着着”的字段,作者不是很确定如何给学生进行讲解,就去翻阅英文文献,反复咀嚼之后,终于确定了教授的方法和细节。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好好学习的。
朱丹主任读过书后,感悟虽然于漪老师有很多的人生转折,但是每次都从容应对。比如于漪老师临时转成教授语文,也依旧刻苦学习。第二,即便是遭遇到文化大革命中资料的损失,于漪老师但也能尽快打起精神,完善自己的文献。在《岁月如歌》的第52页提到,教学需要倾注真正的情感,和学生产生共鸣,在行动上下苦工,把自己的语言去粗取精,确保言传身教,打动人心,这一点让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沈天圆主任首先感谢了包国红对阅读本书的引导和指点,认为这本书可以梳理自己的心境,拔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对很多小事都能够看清,对教育有一片单芯。这么多年,教师一直都是在保持自己的这份热情。
闫洁老师认为,教师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用语言粘住学生”。做老师,需要在认识上提高。教师讲课的语言虽然是日常用语,但是又不用于大白话,需要“基于基础,高于基础”。其次是要在要求上明确。当教学和理解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语言是否闪烁其词,是否可以更加进一步井然有序,讲解更加条分缕析。为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葛旭媚老师感悟到,无论是哪个年代的老师,其实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都是一以贯之的。学生们都会记在心中。从主人公的身上,还是可以学习到很多精神,不断鞭策自己。
莫易晏老师通过学生会每年给自己送贺卡这件小事,感悟师生之间的这份真切的情谊是非常难得的。这本优秀精彩的书,给了自己心灵极大的引导和慰藉,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修炼自己的思想,能够给自己的工作状态带来更好的提升。
第一次学习研讨会,在老师们的热烈讨论中结束。通过阅读《岁月如歌》,老师们都感受着于漪老师的从教生涯,感悟着朴实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字,感动于于漪老师的执着付出。党员老师们都是处于一线教学的教师,《岁月如歌》让老师们产生共鸣的同时,也让老师们从中受益匪浅。
研讨会的最后,各位党员老师相约有机会再一起进行第二次集中学习。

(初小党员教师认真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育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