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内冷战史专家沈志华教授莅临上海中学,于大礼堂为全校教师作了精彩报告,报告由校长冯志刚主持。围绕“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主题,沈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建国初期朝鲜战争爆发的深刻历史背景及新中国出兵的决策过程。
就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沈志华教授将视野拓宽到中苏关系、美苏关系的层面,对现存解密档案条分缕析,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出一条逻辑线索,深刻指出,斯大林对金日成发动战争态度的转变是朝鲜战争之所以会在1950年6月爆发的关键因素。而进一步深究斯大林态度转变的原因,则在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苏联丧失了对中长铁路的控制权及旅顺港、大连港的远东太平洋出海口。为了制造紧张局势以便利用补充条款的规定,以继续占据中国东北,同时又不至于正面激怒中国,斯大林短时间内由反对转为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
沈教授接下来再介绍了中共中央出兵朝鲜的决策。他指出,在苏、朝已经决定发动战争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也被迫同意金日成的方案和计划,并屡次善意建议和提醒朝鲜方面应尽快赢得战争的胜利和提防后防空虚,防止美国的干涉,必要情况可以由中国东北重组的十三兵团尽早参战,但未得斯大林的批准。在美军仁川登陆成功,朝鲜人民军一溃千里,美韩联军反攻三八线以北的万急时刻,在军界出于军事原因普遍担忧、犹豫之际,在苏联方面不信任、不配合空军的情况下,毛泽东以卓远的政治眼光,毅然点帅彭德怀,力排众议,出兵朝鲜以巩固新生政权,赢得苏联信任,领导东亚革命。
沈志华教授以深厚的历史素养,结合丰富、独家的解密一手档案,以专业又不失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向上海中学的老师们重现了共和国初期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祖国70年华诞之际,这场重温历史,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的报告具有现实意义。(文:历史组刘育琦 图:杨嘉伟)

(冯志刚校长介绍沈志华教授)

(沈志华教授介绍朝鲜战争爆发的深刻历史背景)

(全校教职工认真听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