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冬日,笔者和1707志愿者的同学们伴随着内心的激动,迎着有些凛凛的寒风,来到了青聪泉儿童智能训练中心。
随着叮当“铃铃”声,同学们便进入了一片童话天地。小小的圣诞挂饰张贴在墙,满目是暖色调的壁纸。一个个五六岁的小孩独自低着头,自顾自玩地玩得不亦乐乎,一张张笑脸,甜美的笑涡,让人的心,都软成了一片。看到他们如此天真可爱,要不是事先知道这些孩子有自闭症,笔者绝对是难以料想到的。
跟着“引导”,志愿者们先开始做教具。几张圣诞帽、圣诞树的精美图片被小心翼翼的剪了下来。走进了一间精心布置的房间,顿时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感觉。圆圆的小木桌,漆着五颜六色,配着四把玲珑的小凳子,简直萌翻了。木桌上是仿真的灶具、过家家的道具,看得同学们一阵“热泪盈眶”。木柜上陈列着各种精巧的小玩意儿,琳琅满目。粗略地扫过四周,注意力顿时被那个小人儿给吸引住了。卷卷的头发,那个可爱的小正太看到他们,竟是不怕生地灿烂一笑。
“明明小朋友,这儿有这么多好玩的,姐姐陪你一起玩好不好啊。”志愿者们毫不客气地释放着自己的亲和力。“好”奶声奶气的回答。“姐姐,你们能陪我玩到什么时候呢?”带着希冀的语气和小心翼翼问道。“等你去上课了,我们再走。”志愿者许下承诺,抛开年龄的束缚,与明明玩得开心。
到了不得不分别的时候,负责人叫他去上课了。“哇”的一声,明明哭了,哭得志愿者们措手不及。负责人道 “跟老师去上课不好吗?”带着明明向教室走去。哭声渐渐抑制住了,小小的身影也渐渐远去。每周,志愿者们来去匆匆,往往是每周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身影。这些孩子们是不是早已习惯了这仅仅几个小时的温暖?他们本应比同龄人得到跟多的爱与关心啊,可是,持久的爱心与付出又在何处。如果不是因为一时的好奇,一时的激情,会这样耐心十足地跟一个孩子玩吗?笔者陷入了沉思。
这一次的志服活动,让笔者思考良多:世界上有多少人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看着这些有缺陷的人?又有多少人可以始终如一地掏心掏肺?这样的来去匆匆,让人有些伤感。让星儿们永远永远地一路笑下去,才是所有人的祈愿吧。
共青团上海中学委员会
媒体部龙门物语记者团
撰稿者:1707 刘珺琳
审阅者:1703 黄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