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1日 A1叠14:A1叠14-上海城事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杨玉红
晚报讯 日前,来自医学、工程、能源、环境、海洋、通讯、金融、法学等十多个领域的100多位复旦、交大、同济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首席科学家和教授,受聘担任上海中学的校外专家。这也标志着上海中学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
为高中生讲授专门课程与指导课题研究时,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并不是把大学专业课程简单地移植到高中,而是从学生基于一定领域的创新思维、人格基础夯实的视角出发进行专门课程的设计与授课,深入浅出地介绍不同领域的概况与进展。上海中学唐盛昌表示,人才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形成一个“培育链”的观念,不仅关注学业上的链,而且要关注志趣引领、创新思维与人格培育上的链的构建,识别与培育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如果中学只考虑基础学业知识,而不考虑立志、做人、能力、思维、探究方法的基础,就无法真正识别与培育创新人才。这就需要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在培育人才上加强对学生的志趣引领、思维与人格养成培育上的合作。
据悉,上海中学从2008年开始率先进行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近五年来,走进上海中学课堂的共有200多名教授、专家,其中包括院士、长江学者以及973首席科学家。 (记者 杨玉红)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3/11/content_987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