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元宵的由来

2018-11-07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尽管今年的元宵节正逢开学,又伴随紧张的考试,但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这一传统节日,在节日的气氛中,我们能体会到更多的温暖,体会到对新年,对团圆的美好祝愿和拥有传统文化的归属感。

春节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也应到更加重视元宵节,清明节等等传统节日,在这学期将要到来的各种节日中感受到祖国文化所带来的感动。

高二(2)班 张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