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时值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党支部安排了一次感受国内与国际教育事业融合并蓬勃发展,同时提升爱国情怀的支部活动。
10月22日,国际部高中支部教师拜访了昆山杜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以引领高等教育的未来为目标,融合并凝聚了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与理念。作为一个国际化知识性群体,昆山杜克大学鼓励多样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学习,让参观者感受到了昆山杜克大学处处以培养领导性人才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这砥砺奋进的五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昆山杜克大学这样将国际化与中国特色融合的教育模式,不仅仅为我们的国内高校带来了国际化的新鲜理念,也将我们具有中国特色和当地特色的文化加以传承和传播。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加自信,更加强大的面对未来,共创中国梦。
下午,教师们来到了伟大的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居参观学习。故居门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炼警辟的八字句,充分表达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情怀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是愿意为祖国奋斗献身的价值取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人人有责。作为党的一份子,参与其中,义不容辞。
走进故居,房间的摆设古朴清雅,每一幅真迹都透露出顾炎武的气节与骨气。从对联“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到匾额“学以致用”,字里行间让我们回味颇多。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内因,廉洁自律是我党内部的传统优良作风之一。如何加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是根本途径。值此之际,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无疑是对此行收获的最好诠释。
这次的活动让国际部高中支部的党员教师们感受到了古今中外教育的碰撞与传承,感受到了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保持和发扬。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他们将一定会绽放出更绚烂的风采。(文:吴佳佳、张悦粤 图:廖辉、孙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