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本学期第一次党课在化学阶梯教室顺利开展。此次党课的主讲人骆驿老师以 40 年代的文艺创作风格为主题,引领我们深入探寻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革命文学及其时代背景的窗户。
(骆驿老师讲40年代的文艺创作风格)
骆老师首先带领大家走进 40 年代那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彼时,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民族危机,日寇的野蛮入侵让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必须紧密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抵抗侵略者。正是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中华民族”的概念被郑重提出,而传播全民族抗战的神圣任务,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文艺工作者的肩上。大量满怀激情与使命感的文艺工作者勇敢地走向部队,奔赴乡村,以笔为武器,创作出了无数震撼人心的作品。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者大致分布在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和上海孤岛这四大不同的创作区域,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他们也逐渐演化出了各具特色的创作风格。沦陷区的文艺工作者在敌人的残酷统治下,以隐晦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反抗;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则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努力发出追求民主自由的呼声;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沐浴着革命的阳光,用充满激情和希望的笔触描绘着美好的未来;而上海孤岛的文艺工作者在孤立无援的困境中,坚守着文化的阵地,为民族的精神家园注入着力量。
然而,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革命文学究竟应该走哪条路呢?文学界为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一派观点认为,革命文学应该保有中国传统的文学风格和文学形式,从古老的文化传承中汲取力量,以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去触动百姓的心灵。他们坚信,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只有扎根于传统,革命文学才能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而另一派则更倾向于新文化运动后所流行的西式文学,他们主张抛弃所有的旧形式,全面拥抱西方的文学理念和创作手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表达革命的思想。
这场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然而,最后这场争论止于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毛主席深刻地认识到革命文艺的重要性,他指出革命文艺应该为其他革命形式做辅助,既要在保有艺术性的同时让百姓能读得懂、愿意读,又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毛主席的这番发言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革命文学前进的道路,奠定了革命文学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随后,骆老师以“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作品为例,与大家一同感受革命文学的独特文学魅力。赵树理的作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了 40 年代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他的小说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通过对赵树理作品的赏析,我们更好地了解了 40 年代的中国社会与中国文艺,深刻感受到了革命文学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本次党课让我们对 40 年代的文艺创作风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文学的伟大价值。在新时代,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学的优良传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活动现场)
(文:王一然/图:实习生卢相舒/编辑:胡晨、实习生朱加琦)